梁宁《产品思维30讲》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整理如下:

课程结构内容

如果问我做过这么多的事,有过那么多的身份,最喜欢哪一样?
我会说,做一个产品人,做产品。
产品能力是人生的底层能力;
拥有产品能力,能让你有一种脚踩在地上的自信和踏实感。
—–梁宁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培养自己的产品能力,产品能力会给你生存的底气,给你自信。产品的人生就是天天被打击。既然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放下担心,你会在打击中变得健壮。所以,你就会拥有产品人的一项基础能力:抗挫折、抗打击的能力。

做一个产品人,我们只认一条 “用户驱动”。

你可以说这套课是讲产品的,你也可以说这套课是讲人的。
或者说,这套课是从产品的专业视角,来看人和人关系的。
或者说,基于对人和人关系的感知,来讲怎么做产品的。都对。

产品只是你用来服务用户的介质。随着科技会进步,产品会迭代,公司的形态、组织的形态都会发生变化。但你最终服务的对象,他未被满足的需求、人的心与人性并没有那么大变化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你可以拥有三个东西:

  1. 是一双眼睛,是发现痛点、找到破局点的敏锐之眼;
  2. 是一双手,是动手优化、着手改变的行动之手;
  3. 是一颗心,是洞察人性的同理心,懂得自己、用户,满足感、确认感和依赖感。

愿你找到与现实世界真切连接的踏实感,知道如何分辨要点,找到抓手,建立掌控感,不再茫然和被动。愿你向这个世界交付你的价值,并且获得回报。

世界是如此的不可知、不确定,但是通过我们的系统能力,我们可以应对和消化这种不确定。为他人的生活中,提供一点小小的确定,一点小小的依赖,通过产品与人对话,与人连接,其实也是一种温暖。

愿你能够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建立自己的确定性,并与人彼此依赖。愿你向这个世界交付你的价值,并且获得回报。

当一个人建立了认知框架。那么,他在处理纷繁杂乱的信息时,就有了参考标准,从而产生自己的判断。一切来自于比较,一个人看一个东西没感觉,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参考标准。我们的认知框架,就是这个参考标准。

发刊词-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结婚教练是教人如何相对完整有框架地去观察一个人,以便对这个人是否适配做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的培训教练。这本质上和产品经理应该如何按照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来观察和判断一款产品相通。
看人和看产品可以分为五个层级,由表及里分别为:①感知层;②角色框架层;③资源结构层;④能力范围层;⑤战略存在层

第五层是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也就是说,他对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么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他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什么时候他的存在感就极度让他不爽,让他烦躁。

所以,如果你明确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你就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能力圈,改变自己的资源,然后甚至改变自己外在的样子。

对于浅层关系,那确实是最表层的感知层就够了。就好像是说你只是打算购买使用一个产品,那你只要看到最表层就够了。如果你只是想谈个恋爱,并不打算和任何一个人的命运去深入地勾连,那你也是看到最表层就够了。
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是深度关系和长期关系,那你需要看到的就绝不仅仅是在表面上已经呈现出来的结果。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适配另一个人的成熟产品,需要看到的是一个人能够持续让自己变化的内在的动力。然后在漫长的不确定的未来里,你们两个人是不是能够一起拥抱不确定,拥抱变化,在变化中变得成熟,彼此适配。

同理心训练

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我们讲第一个情绪词——愉悦。 什么叫愉悦?直接来说, 愉悦就是被满足。

生物的本能就是生存,所以它的操作系统,驱动它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 突然间被满足了, 这种感觉叫“爽”。

满足就愉悦, 不满足就不爽。

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用“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 你可以度量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

当你做一个产品, 或者用一个产品, 自己有没有被满足的感觉?你基本可以凭此判断,这是个非常好的产品,还是一个勉强的产品。

你也可以度量, 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对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 你是不是懂得对方的满足与不爽。 如果彼此都不懂, 又无法给予对方的满足和不爽, 其实, 这就是一段勉强的关系。
为什么同一个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所以,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

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你会莫名其妙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和喜欢,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时间久了,其实你就会与众不同。

我们看到优秀的人才会有几个特性:敏感、 不能忍、 有动手优化的能力。所以,你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

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对感觉,都是来自于边界被侵犯。但是因为个体不同,对侵犯者的体量判断不同。所以,有时是愤怒,有时是恐惧。不同的人,愤怒和恐惧的点也不一样。你会发现英雄人物,在常人会恐惧的点,他体现为愤怒。

恐惧是边界。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

劝人就5分钟。5分钟没说动的事,就不再劝了。而是应该想想,捆住他手脚的是什么。是什么把他压在那里,让他没办法往前走。看到一个人的恐惧, 你就基本上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

后天的知识技能道理逻辑都是一个一个的APP,而你内在的愉悦、恐惧才是操作系统。
有时候你不是缺某个APP, 而是你的操作系统, 只能支撑你到这里了。

其实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大,或者说更强劲。面对一个年轻人,如果他在工作中,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你基本上可以判断,他在这件事上,不会有什么成就。

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恐惧是痛点。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所以中国的医疗和教育,是赚钱最多的市场,为什么?对生存的恐惧。为什么医美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那么多?对青春流逝的恐惧。听罗辑思维、用得到,为什么啊?认知焦虑,还是恐惧嘛。

所以, 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 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用户是普通人,他们不会像产品经理一样,有一个思考框架,知道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 作为一个用户,他的表达是混沌的、完全没条理的。会有人讲自己的观察,有人讲自己的感受,有人讲自己的评判,有人讲自己的需要,有人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有人则直接开始讲故事。

人为什么口是心非?用户研究到底要怎么做?因为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但是,我认为在这个场景中所谓“正确的话”,并不代表这个用户真实的选择。所以,如果我不是在公开的角色中,或特定的场景下,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真实需求来。所以不要被言辞迷惑,而要想办法看到用户的真实选择。

体会各种人的情绪与潜意识;不被一个人基于角色化交流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

一个好销售擅长的就是打破防御。一个好产品经理,则是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御。这些优秀的产品经理退到网络背后,根据数据看到了人们在独处时,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潜意识流露而做出的自然选择。他们对用户的行为不评判、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地引导,多半的时候只是默默响应和持续地服务。

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里觉得安全的感觉,这样就不会触发防御。要了解一个人,需要了解他的童年。你想了解一个人的关系模式,最好是了解他童年时与亲近的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几乎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模式。“催眠”这个词其实是来源自一个德语词汇,本意是“绕过防御”。微笑是一种催眠, 因为它会让你放下防御。重复, 是非常重要的催眠。

如果我们有共同童年, 曾经在同一个单位里, 在同一个文化场景中, 被反复灌输一些观念, 其实我们就被共同催眠了。我们会有相似的观念, 被类似的观念束缚, 有了共同的样子, 这就是集体人格

如果要做一个拥有大用户量的产品经理,你会看到的是“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欲。
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认清人的本性,理解人的角色化生存

生活中,你会认识一个张处长、一个李局长。但你其实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你认识的只是他的壳、他的角色而已。
咱们从小的教育其实就是角色化教育,角色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要训练你成为我需要的那个角色。你要成为好学生, 好学生是个角色;你要成为好孩子,好孩子是个角色;好儿子是角色;好女儿也是角色。

在角色里,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些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壳是什么样子的,角色要求你成为什么样子。当我们都被角色训练好,收敛自我,钻进一个同质化的壳里,我们就成为了一个集体。这群钻进了同质化壳里的人,就会呈现出来一种集体人格。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工作之后所受的培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便于被管理。

教育是按照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期望来教育你,换句话来讲,所有的教育都是理想化的。如果人本身就是这个样子,也就没必要教育了。比如我们小时候看《梁祝》 里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情、《三国演义》 里“刘关张结义”那种同生共死的友谊,你就会以为爱情、友谊就应该这样。在人世活了半生以后,你才会发现真实的人世间不这样,这样的友谊与爱情真是少之又少的小概率事件。所以这样的友谊和爱情才会成为传奇,才会被传颂。如果满地都是这样的友谊和爱情,大家就不传颂了。书读得越多的人越容易理想化,说得俗一点,就是不接地气。

初级的产品经理,讨论过程中他们特别喜欢用一个词:“应该”。他们认为用户应该这么做。比如一个母亲就应该如何,她就应该具备某种能力、某些认知,因此她选择时的权重次序就应该是这样。但你凭什么这么认为?母亲其实只是一个角色。只有在很大的压力下,人才会按照角色行事。一个人忙了一天回到家,坐在沙发上,掏出手机想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凭什么你认为她“应该”继续完成角色, 并且按照角色的设定点点戳戳你的产品呢?

好的用户体验,目标就是做到自然。——张小龙

为什么xx老是不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行动呢?对方凭什么按照你的预期去行动?产品经理新手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角色化思考,放弃了对一个真实、完整、鲜活的人的观察和接纳。

人其实只有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除非你能给他的压力非常到位,否则就不要对他做角色化预期。

所以,基于角色化预期其实很难和人互动。不管是在生活中真实地与人互动,还是通过一个产品与人互动,基于角色化预期你都很难做到。

有一次和钉钉App的产品经理交流,我就说钉钉反人性。他回答:“对,因为我们是给一个集体做产品,集体人格就是反人性的。 ”他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如果你的产品的使用对象是一个“个体”,那你必须要抛开对个体角色化的刻板想象,而把对方当成一个完整的、鲜活的人,去做用户研究。但是如果你是在给一个特定的集体做产品,那么其实你应该充分研究这个集体的集体人格、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

人是因为训练和压力才成为角色的,而集体就是角色的聚集。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那么首先要学习的就是通过“去角色化”来研究真实的用户,而不是用一堆“应该”来臆测用户的行为。

如果你希望用户在很放松的情况下,毫无压力地、自然地使用你的产品,或者你想找到在生活中可以放松惬意相处的伴侣,那么你就要放弃对人的理想化、角色化预期,去认识并接纳那个在“寄居蟹的壳”下面真实的人。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 但是只有去角色化地认识、 沟通、 交互, 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

自我与自律哪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良好的产品思维是今天最稀缺的职业能力。具有什么天赋的人,最适合做产品经理呢?做产品经理的人善于用右脑思考的人,一般善于流程管理的人更多的是用左脑。做产品的人善于感知,能在已经有结论的地方建立新观点。而做其他管理地人更善于逻辑推理和总结归纳。
被认为算“左脑思维”的人:逻辑推理能力强、 时间观念强, 同时感受力差;因为感受力差, 所以没那么敏感和情绪化, 整个人体现为情绪稳定, 甚至刻板;更容易根据规则调适自己, 更自律, 更容易角色化
而被认为算作“右脑思维”的人, 就正好相反:感受力强;能在别人已经有结论的地方, 建立自己的新观察, 并且不太喜欢听已有的逻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能激情地表达自己, 具有人格魅力。这样的人非常自我, 也因此会非常自私

这两类人, 哪类人适合做产品经理?答案是, 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 因为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 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创造力要求对自我有极深的体察和释放,但控制力是自律的体现,是社会化的产物,是对别人的体谅与迁就。

人长期关注什么,就会认为什么东西更重要。自我的人长期关注的就是自己的体验,所以必然自私;自律的人,长期关注的是外部的边界和规则,所以这类人有克己奉公的精神。一种人更关注我喜欢什么,而另一种人更关注什么是对的。

靠愉悦驱动的人, 往往自我。靠恐惧驱动的人, 往往自律。

机会判断

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

你所从事的企业所附着的经济体,是在快速崛起,还是在快速崩溃?
普通人和富人的区别是什么?普通人勤恳努力、斤斤计较, 他在意的是每一个当下的点, 而任何一个点都不会产生过多的收益。

你在做选择的时候,要看到你切入的点是在一条什么样的线上, 这条线在一个什么样的面上, 以及这个面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体上。

你面对的是什么竞争,是来自对手的竞争?还是来自趋势的竞争?所以,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非常重要。你再怎么优化产品、提升效率,一旦点线面体选错了,都是白搭。

当你想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入手只能是一个点。但你要想清楚,它附着在哪个面上?这个面在和谁竞争,它能如何展开?这个面, 是在哪个经济体上?这个经济体,是在快速崛起,还是沉沦?

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这个面本身没有动力,你在勤奋也只是一个点的一生而已;更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你每天都在想着未来,但其实这个面正在下沉。最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常态的面上,做一个勤奋的点,其实这个面附着的经济体正在下沉。

如果一个人一生只能收到点状努力的即时收益,从来没有享受过一次,线性周期的成果回报,这就叫一个穷人勤奋的一生。

怎样找到有势能的趋势

第一次见面, 到底是应该照着平淡如水来, 还是去玩命地表现自己?如果是追求短线关系和片面接触, 当然应该玩命闪耀。 比如表演, 比如做销售。但如果是长期关系, 两个人认识相处的目的是缔结婚姻, 成为长期合作、 伴侣关系, 那么就不要过分表现,应该平淡处理。
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现在呈现的样子,其实都是自己过往所有经历的累加。

有句话说:“你的样子里,有你爱过的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

如果对方是因为你闪耀的这些点才喜欢你,那你是不是为了保持对方对你的兴趣,要不停地闪耀呢?长期关系里,没有人做得到。
你平平常常拿出来的样子,就是你真实的样子。这才是你可以稳定提供的样子,才是可预期的样子。从这个稳定的点开始,作为一段长期关系的发端,有可能才是靠谱的。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地图是讲“用户”怎么在我们设计的“应用”上玩得开心,具体在哪个点爽,哪个点不爽

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用户体验的要素,来自5个层次的层层选择与叠加建设

  • 感知层;

  • 角色框架层;

  • 资源结构层;

  • 能力圈范围层;

  • 战略存在层;

战略存在层

  1. 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2. 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他们为什么会依赖我们?

战略需要,讲未来,更讲现在;讲长远的愿景

能力圈范围层

  • 要做到哪些事

  • 不做哪些事

能力圈是变化的。如果有清晰的战略,能力圈就会朝着战略的方向变化、拓展;如果没有清晰的战略,能力圈的变化就是偶发和随机的。

资源结构层

  • 我们有什么
  • 什么是我们的助力

角色框架层

最表层的感知层

要做的应用在用户面前可见的部分

  • 页面设计
  • 应用体验
  • 迭代效率

绘制用户体验的地图

怎么画用户体验地图

  • 一个画像完整的人物角色: 需要对“第一只羊”有完整地了解。

  • 清晰描述用户的目标和预期: 他为什么来到你的草地上?他要什么?比如,用户买钻孔机,但是他的目标不是拥有钻孔机,而是需要在墙上打个洞。比如吃饭,用户目标是吃饱?还是想要营造气氛?还是想获得一次交流机会?搞清楚用户的目标和预期到底是什么。

  • 服务触点: 用户从接触你的服务,到实现他的目标之间,会跟你在产品上有哪些接触,你需要在这些地方服务用户。

  • 用户使用路径: 使用路径与服务触点的关系是什么?用户在宜家逛的过程是使用路径;在宜家里向工作人员咨询,到盒子前拿免费的资料是服务触点。

  • 用户情绪曲线: 场景是要触发情绪的。在整个过程中,用户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把这个用户从接触你的服务开始,到达成自己的目标为止(或者放弃为止),整个流程画一个坐标图,横轴是用户的使用路径与触点;纵轴是用户情绪。

可以得到一条用户在与你的服务互动过程中的情绪波动曲线。

为什么要画用户体验地图
为了避免管理员视角,用管理员视角在设计产品,以自以为的功能罗列,而不是考虑用户要什么。

用户故事

对于画出的用户体验图,描述目标、触点和情绪曲线,应该转换成具体假设的用户故事。

故事比数据更重要

每个应用的根据面向的不同类型的人群,建立若干个用户故事,并做验证,促进用户与应用之间的联系。

用户研究,重要的不是零散地收集数据,拿数据证明自己的对错,而是建立一个有代表性的故事

数据是水管里流的水,是一个常态,是一个结果.

每个人对这些数据的解读,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逻辑。大家拿着数据和逻辑PK,其实很难有说服力

关系=信息
如何判断你跟一个人关系好不好,无非就是你知道多少他的信息,以及他的最新动态信息会有多少跟你同步。你掌握的信息越多,说明你们的关系越好

一个好产品,从一个好故事开始

你对你的经典用户故事是否足够了解,足够深入,足够完整,足够洞察,是判断你跟你的用户关系的标准。

服务设计

服务设计是站在服务提供者的立场,怎么在总体成本控制的范畴内,给用户核心体验,并且保证服务不崩溃

用户体验地图是以用户情绪为中心的,而服务蓝图则是以服务流程为中心的

服务蓝图要做一眼、一条路、三个点

一眼是什么?

产品要第一时间让用户“一眼”看到自己的目标

一条路是什么?

产品要有一个清晰的路径,让用户能够知道如何使用你的服务,用来达到或者接近自己的目标

案例:打开一个应用,看了一堆视频,却不知道那个功能可以用,最后什么都没选,关掉了App,这就是一个服务崩溃点。

三个点是什么?

峰值,终值和忍耐底线

忍耐底线

需要找到用户的忍耐底线在哪里

PC时代用户等待一个页面打开的忍耐底线平均数是7秒,等了7秒还没打开,基本上99%的用户就会离开。

对成本的控制是本分,但是不能挑战用户的忍耐底线。

峰值和终值

峰值:体验最高峰的时候,无论是正向的最高峰还是负向的最高峰,一定是能记得住的。
终值:结束时的感觉

体验一个事物或产品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有在峰值与终值时的体验,而整个过程中每个点好与不好,时间长短,对记忆或者感受都没那么大影响。

设计服务核心就是让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配置你的资源,在关节点上安排角色,保证整体服务路径不崩溃,尽量不压到用户的忍耐底线。然后尽量集中资源,打造体验的峰值,最后再做一个体验终值的美好小尾巴。

有了用户视角的用户体验地图概念之后,需要对应做服务蓝图,来安排我们的资源,以及配置每个接触点的角色,用来完成服务。

一个用户体验地图和服务蓝图的对接过程。在用户有预设的地方,不要太让用户失望。在用户没有预设的地方,给他惊喜,制造峰值。

在服务蓝图上配置最合适的资源来制造用户体验,使用户拥有一个美好的峰值和令人回味的终值,并且全程不突破用户的底线。

上瘾机制:用户激励系统

人会上瘾,是对确定性满足感的依赖。
产品的用户体验,视觉当然是感知层里非常重要的部分。除了感知层之外,其他许多工作也非常重要。

什么是激励

完成预定动作,给他满足。并且让他清楚,完成预定动作,就能得到满足。这就是激励。

怎么激励用户

是压力感突然被满足,压力释放的爽感、确定性的获得、激励的满足感合在一起,让一个人成瘾,停不下来。

确定,就是依赖;不确定,就是伤害。一个确定性的丧失,不论大小,都是非常难受的。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

驱使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外部因素,比如获得类似奖金、名誉等奖励,这是外在激励。而驱使一个人内心获得饥渴感、满足感、愉悦感的内部因素,就是内在激励。

要激励一个人的时候,要想想,对这件事真正起作用的是内在激励,还是外在激励。你应该重点依靠哪条线?重点设计哪条线?外在激励还是内在激励?

内在激励,是让人能够找到感觉,持续深入,把事情做到位的方式

外在激励,则是非常强有力的短期改变用户行为的工具

接着就是设计并不断优化你的激励系统了,激励系统的两个要素是“受激励点”和“被激励能力”

如果你要为一个人或一群人完成某个动作,或者强化某个动作,设计激励系统。那么,首先要做的是测绘用户的受激励点,就是用户会在多少个点上被激励。

一个人的内在激励,不单是自己原生,还来自外部环境的激发、挤压和认同。

定义获得能力并努力降低门槛

激励用户,需要考虑如何用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来交替地持续激励他。设计你的激励系统,设置一系列用户的受激励点给用户成就感,定义他的获得能力,并降低门槛。

创新模式

创造用户价值为工具,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建立对己方有利的新利益链,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所有的产品开发与使用都是一个利益链和利益平衡

用户价值公式

要撬动一个用户,依靠的工具是用户价值

用户价值公式: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

小企业对大企业就得仰攻,那么用户替换成本极高。
小企业提供的局部优化,加上用户替换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大企业的优势

那为什么BAT打创业企业极其容易呢?同维度竞争,体量大占优,即使它后发。

BAT的典型打法

从替换成本开始说,用户替换为BAT的成本几乎为零。替换成本包括哪些?用户体验、品牌认知、渠道方便、学习成本。

BAT的产品用户体验都不错;

品牌认知成本为零;

渠道畅通,用户获得成本几乎为零;用户迁移成本极低,用大公司的体量优势,一点一点地优化用户体验,一点一点地挤压你、蚕食。

血泪教训:同维度竞争,体量第一。就像是两个人拼拳脚,大个子打小个子

小企业想改变宿命,飞跃龙门,唯一的路就是离开存量市场,寻找增量市场

产品世界观

好产品体系 三个层次,分别是:中观、微观、宏观

中观套路:学习招数 就是套路。

套路:用户画像、痛点和痒点、整体流程图、用户体验地图和服务蓝图

书店里有很多讲套路的书:用户需求、产品策略、功能定义、流程图制作、产品原型制作、项目管理、数据分析、产品运营……

大公司是学习套路的好地方。一家公司能系统培养某一类人,说明这家公司在这个领域有与众不同的套路,比如:联想出销售、腾讯出产品经理、阿里出运营、百度出技术。

所以大学毕业去大公司是有价值的,因为套路有价值。套路像武功招数一样,是前人总结的有效经验。

产品是一种被动的艺术。一个产品只能在被动中,默默把握每一个微小的主动机会,在每一个接触的瞬间,每一次的交互里,让用户顺畅地深入下来。
用户动力不足,要放弃这个产品,你是没有任何办法的。最挑剔的人,其实就是最有防御意识的人。如果产品突然碰触用户的某个意识神经,让用户产生防御,那流失的几率就会加大。

  • 反思什么样的设计才能让用户满足?

  • 复盘用户是否产生了防御心?

  • 为什么会在这里卡顿?

  • 产品应该怎么做才自然?

成为天才的一万小时都干了些什么?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建立细微的微观体感,建立长在自己身体上的真实感觉,眨眼之间的好恶判断。

很多爱好者、发烧友是有微观体感的,他们需要补中观的套路,才能够有系统、有层次地释放他的感受。

而在大公司也好,看书纸上谈兵也好,拥有了中观套路的人,一定要补微观体感。否则,说起来都对,做事却都不到位。

如果能够同时拥有微观体感和中观套路,那就是一个产品好手了。

宏观能力:打大仗

那什么是宏观能力?就是打大仗的能力。

你说锤子手机的微观体感和中观套路如何?很好啊。比起小米手机,差在宏观能力。

你说易到用车当时的用户体验和口碑如何?很好啊。比起滴滴,差在宏观能力。

在这套课里的点线面体、创新模式都是宏观能力。

几家定位相似、体验相似的产品,靠优化用户体验,其实是无法终结战争的。大仗拼胜负,靠的是宏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