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税

昂贵的免费

享受了免费的服务,会在别的地方付出更多

醉翁之意不在酒,借着赠送免费服务或产品的名目,让人们登记个人信息:家庭住址、单位性质、电话号码等。他们把用户信息打包出售给第三方,从中牟利。

附加值效应是如何说服消费者

免费接送背后的商业模式

  • 广告效应
  • 稳定的客源
  • 旅游收入
  • 附加值

没有白占的便宜

  • 时间成本
  • 隐私成本
  • 宣传成本

对于生活中的多数人而言,免费就是正义的代名词。即便付出时间代价,他们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在心智层面,他们对于时间的宝贵缺乏足够的认知。

便宜不是白占的,你要拱手送上自己的隐私

当你为了省钱选择免费的应用时(收费应用也存在这种情况),广告并非是唯一的附赠品,你还在自己的生活中安装了一个实时的移动监视器,像一双24小时始终观察着你的眼睛,使自己成为商家经济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任何东西都有成本,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们要得到任何东西都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人平白无故地让你享受福利。可惜,人们在做出重要决定的时刻,往往意识不到这个道理,心智是一种“喝醉酒”的状态。

经济学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个是成本,一个是收益。没有投入成本,收益自然为零。但总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如果投入为零,或者投入很少,收入能无限大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比如买彩票中大奖。可是,只要冷静地想一想,就会知道这是有问题的。
  • 你可以降低成本,但不可能让成本变为零。

  • 所有的“免费”都是一个幌子,“免费”是高昂账单的开始。

  • 白白提供给你的东西都充满危险,因为它们背后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因为贪婪,所以受骗

没有人能不付出任何努力就得到很大的好处。商家的营销活动和骗子的得手之道如出一辙,都是利用了人们的贪婪心。因此,当遇到“免费午餐”的时候,一定要继续往前看看,冷静想一想,是不是有一个“等我买单”的圈套在后面等着?

当你开始享受便宜时,已经交上了第一笔贪婪税

克制贪婪是提高心智防护能力的第一原则。贪婪之心无法消除,但可以通过针对性地训练来进行克制。

在强烈的诱惑面前,提前计算有可能付出的巨大代价。见到不需要付出多大成本的利益,人人都想得到,而且得到的越多越好,这是人性决定的。看到别人赚钱,自己也想发财;看到别人享受了免费的服务和产品,自己也想加入其中,从中分得一杯羹。这是正常的现象。不过,在这些诱惑面前,哪怕再冲动,你也要提前计算一下自己有可能为此付出的最大代价。要站在商家的角度想一想这是什么套路,然后再做出你的选择。

免费,是为了骗你入场

占便宜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心智中脆弱之处。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想不劳而获,白捡东西。这是我们最喜欢的事情。于是,这就成了价格营销的逻辑基础,精明的商家制造出了免费商品和打折活动,以低价吸引喜欢不花钱就能“买”到东西的消费者。

被自己卖掉的游戏

通过免费或低价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用免费来带动更多的消费。对普通人来说,识破此中的逻辑并不困难,难的是战胜内心的冲动。如果你不能抵制最初的冲动,就等于开启了消费之门,购物的同时,也将自己摆上了货台。

“面对降价诱惑,你需要谨慎一点,世上没有这么多好事。”

所有商品,只要其价格之低超出了人们的心理预估,其背后就可能是一场吸引顾客走上售卖台的游戏。

价格营销策略最纯熟的当属淘宝上的店铺,通过不定时的降价和打折活动,锁定了购物群体中喜欢免费、有便宜必占的消费者,黏住了大量的用户。在降价的同时(许多产品的降价幅度可以达到7成),又用适当的免费赠送带动产品的销售,让一件件本来不是特别需要的东西通过快递送到了消费者的手中。

人们永远不会剁掉自己的手,就像她永远戒不掉疯狂购买打折服装的习惯。

免费只是一张持续消费的入场券

任何形式上的免费,都是由相应的收入和支出来平衡的。表面看来,你当时免费得到了一些东西,享受到了价格的好处,但你一定会在其他的方面把钱交出来,没有做赔本的买卖。一切免费只是一个表象,它将是另一个付费的开端。

在价格的计算上,你永远算计不过商家,他们总有一种办法让你留下足够的钞票。“欲取先予”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还是用来征服消费者的商业策略。

逻辑图

upload successful

你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 我真的需要这件东西吗?

  • 我最需要的是什么?

许多糊涂的决定源于你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甚至还不如商家更了解你——他们简直洞察了你的一切需求。

明白了自己的核心诉求,你才有清晰的判断力,抵抗商家的营销策略对你的心智入侵,避免一时冲动。

upload successful

太“聪明”而失掉了智慧

“聪明人”的关注点是如此之多,从免费和收费渠道不停地挖掘信息,分析数据,建立数据模型。但是,这么做并没有产生任何价值,反而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去思考关键的事情。当我们变得不够专注时,就容易失去犀利的洞察力,以至于心智的防线出现缺口,让问题便乘虚而入。

你为什么总是犯错

  • 越是聪明的人越喜欢占便宜
越是聪明的人,对于占便宜的敏感度越高。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聪明人总是能在一些事情上占到便宜,懂得精打细算,至少比起笨人来是这样的。

因为是免费的,聪明人觉得多看看无所谓,随后花一点钱也可以接受;因为是降价促销,聪明人觉得能买到更多划算的商品,愿意进去逛一逛商场。在占便宜这方面,聪明人比笨人跑得更快,知识越多的人越能及时发现这种机会。

  • 聪明人更相信自己的本能判断,犯错的概率反而更大

聪明人读书多,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所以当他做出一个判断时,行动起来会更坚决。“我的想法一定是对的”,因此不容易被别人说服。但那些平时头脑愚钝的人就是另一码事——他们对自己的主张总是充满怀疑:“我这样做可以吗?”进而,他们觉得这里面可能是有问题的。

从众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大家都在做的事就是一定对的吗?

这些现象是值得我们警惕

别人都说好看的剧,你就觉得好看;别人都说正确的事情,你就觉得正确; 别人都去买的衣服,你就觉得是流行;别人都说对的观点,你也跟着点头称赞。

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对的吗?

作为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总是不知不觉地与大多数人保持高度的一致,采取随大流的做法,这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

心智的从众模式

心智维持在一个平均指数上,被周围的意见、习俗和旁人的指指点点所左右,不由自主地做出大家共同认可的选择。

盲目的从众心理,则让你在另一些随机事件上缺乏分析

  • 可能不再独立思考,对事情采取一刀切的标准;

  • 变得毫无主见,缺乏个性化的判断力;

  • 在多数事情上墨守成规,从不主动创新,除非有人这么干;

  • 对新生事物缺少洞察能力,容易上当受骗。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需求,看世界的视角与对生活的诉求总有区别。但很多时候,人们不得不屈服于群体,融入所生活的环境。

偷懒的动机

人们总因为害怕与他人格格不入而开始屈服于群体的选择,像群体那样思考和行动。但实际上,没必要这么做——保持冷静和判断力,突显自己的独特性,就能在心智层面傲然于众人。

关键在于,你不能让自己的大脑偷懒。

正确的选择

生活当中,从众心理遍布于每一种领域,它可以体现在任何一件事情上。买股票、彩票、衣服或找什么样的工作、对象,人们都有从众的一面,做出大家认可但对自己未必适合的选择。这些选择符合了众人的意愿,遵从了“公序良俗”和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却对我们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在从众和自我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路。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对自己有价值”。

  • 在不知真假时,不要做出草率的决定
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我们也处在一个信息真假难辨的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进化,各类社交软件越来越流行,使人们浏览信息并且发表自己看法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庞杂的信息同时又更新很快,这就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
  • 思考的时间并不充裕

很多事情在你不知真假时就让你草率地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不能在关键时刻匆忙做决定,而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思考与分析时间。

  • 需要参考别人的选择时,标准应该是客观性而不是安全感
信息过多,呈现爆发式和多元化的特点,加上时间和精力有限,就使得人们在做决定时倾向于“参考”别人的选择。而且跟从集体的选择让人们有足够的安全感。
从众心理两大原因
  • 首先是因信息而引起的从众,信息是罪魁祸首;其次是我们害怕、担心别人的不认可,那意味着我们与集体水火不容。

  • 在你的知识、能力无法支持你独立判断一件事情与否正确,你就会越来越依赖于“社会现实”,主动参考和遵从大家的标准。

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不要过度关注别人在做什么,关键是接纳你自己

你要接纳自己的思考与行为,这些思考必须是源自内心的,是你的第一瞬间的冲动,是直觉的判断。不要觉得跟别人一样了就一定是好或者是坏,因为你自己才是最独特的。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学会基于自身需求的分析,而不是每个决定都以他人的行为为依据。

  • 不要成为跟风者的一员,或者把认知的权力交给陌生人
当面临自己无法判断的事情时,不要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寻找真相或者等待真相。

从众心理的逻辑

upload successful

在别人的后面就一定安全吗

人们痛恨那些试图从思维层面绑架自己的人,恨不得离他们越远越好。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为我们挖了很多井,试图把我们关在里面一辈子。

他们的理由是:这样做是安全的,因为都是前人的经验,至少你以后不吃亏。

跟着别人的脚步后面,就一定是安全的吗?

一个人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原始动机,并强化这种动机,才能在新思想的引导下坚定地走到最后,才不会被别人轻易说服,被众人的选择左右。

一个人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原始动机,并强化这种动机,才能在新思想的引导下坚定地走到最后,才不会被别人轻易说服,被众人的选择左右。
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

参与感是大众事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说来说去,大部分人遇事时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在概念模糊、事实不清,甚至因果倒置、颠倒黑白的情况下,成了被舆论大潮推动的浮萍。

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看,“独立思考”在很多时候会被看成特立独行、不合时宜。
人们讨厌异类,并不想独具一格。我们的传统和教育对于人的塑造是集体式的,让更多的人习惯在从众的言行中得到安全感和认同感。假如你表现得与众不同,或敢于发表挑战权威的言论,你就会被众人称为“不合群”的评价。这就是让人愿意跟在众人后面的又一个主要原因——不是不想标新立异,而是不敢跳出头来。
从过去的经验跳出来
  • 人总是喜欢接纳与自己相同的人,排斥与自己不同的人

  • 人渴望被什么样的人群接纳,他就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

要破解经验主义对心智地禁锢,就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睁开眼睛看待这个世界,不要轻易地大惊小怪,也不要对众人的习惯亦步亦趋。

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思维空间内,心态也会相对闭塞,遇到事情时,就会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沼中,容易被别人的思想和观点左右,成为一个跟风者。

舆论的本质是人们宣泄自己不良情绪,表达某些私人意见的出口。你看到的那些凶猛的舆论声浪,其实是不同的个人,他们想这么做或者想让别人这么做而已,但不代表这就是对的。

跟在别人后面,做他们做过的事,固然在心理上是安全的,但你能否勇敢地接纳真实的自己,说出自己内心的声音?
坚持真实的自我

捍卫真实的自我,是加强心智防线的重要途径。但这做起来非常困难,以至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重新对待社交。人总是需要社交的,需要活在群体和与别人的关系中,但我们不需要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变成社交,至少不能将自己的思考和行动的权利交给其他人。所以,收回你自己的决定权,就是在捍卫真实的自我。

不要再时时刻刻都在乎每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在乎每个人的议论和评价,找回那些失去的自我的空间,开始在乎自己的感受,拥有自己的思想。从这一刻起,我们就迈出了修补心智防线的第一步。

骗局何以能够长盛不衰

只要一件坏事有可能发生,那么它必然发生。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当真的碰到这个问题时,人的行动力往往表现得与自己的思考截然相反。

贪婪是一切骗术成功的根源

所有的骗局,基本上都利用人的贪心才能成局。没有人们心智上的贪婪,也就没有骗子的戏法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自省自查,将贪婪拒之门外

重新定义自我,跳出当下的环境

摒弃自我怀疑,拒绝不假思索地认同

长期的固定思维环境就像一个笼子,也是一种隐形的权威。当一个笼子开始形成并且加固时,人们就被装进了权威的口袋。一旦你丧失了独立的思想之源,心智的抵抗力就会迅速下降。你会按照设定好的大纲说话、做事,也会无可避免地掉进一些既定的思维陷阱。

总是逃不过环境的限制,发现不了“自我”。究其根本,在于你对独立思考的本质缺乏真正地认识

专注于自己

权威的看法就适用于一切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权威的看法首先适用于自己,而不是别人。他的看法,通常基于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但未必符合我们的情况。

专注于“别人的思维”,而放弃了自我,以求安全。但这样做的效果真的很好吗?
你不需要仰望别人,只需专注于自己。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罢,一定要追求自己的,而不是符合别人思维和要求的。我们的生活、工作必须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心智模式完美融合,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你摒弃这个原则,就会为此付出代价。

你的生活逻辑是什么

之所以迷信权威,喜欢跟在先行者的后面,是因为无法割舍不切实际的奢望或者野心,选择了一条并不适合自身能力和思维逻辑的道路。

  • 从群体思考中跳出来
在做关键决策时,要从群体思考中跳出来,不能被周围的成员影响自己的思维。
  • 凭什么一定得合群

合群是现代人评价一个人是否受欢迎的主要标准

跟在羊群中,无疑是合群的,但思考和行动却受到限制,甚至失去自我

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有思想,意味着坚持自我。如果你真的不喜欢某种东西,就不要勉强自己同意,哪怕再多的人试图说服你,或者别人都和你的选择不一样,你也应该坚持自己的看法。
不要刻意地迎合众人,要专注于提升自己。我们在世界上遇到的任何问题,核心就是“你是否得到了提升”。提升自己的心智,提高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把精力花在迎合别人的心意上。当你专注于提升自己时,就能避免做出错误判断,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无可置疑的真理就是一定是对你合适的吗?

你会在人生的某个时段惊讶地发现,自己掌握了那么多知识、明白了那么多道理,甚至懂得了一些无可置疑的真理,仍然解决不了重大的问题,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不要只盯着学到的理论,因为人类所有的理论、知识、体系与道理,都是为了解释或推演外部世界,都需要真实的生活作为基础。真理没有对错之分,但有适用与否的区别。

没有无可置疑的真理,只有适用或不适用

我们学到的知识和理论都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它们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帮我们铺垫好未来。它们只适用于过去、当下或者某一个对应的领域、特殊的问题,但人的成长是需要面向未来的。

很多问题没有必要解决

人要保证成长的速度,许多问题是没必要去解决的。你只需要不断地成长,让心态更成熟,让思维更理性,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不被前进路上的琐事和解释不清的问题缠住脚步。到时,你回看来路就会发现,许多问题都是人生中的必然,就算解决了,也会出现新的问题。

当你变得足够强大时,这些问题要么会自然消失,要么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人生的成长、消费、学习乃至创业,对人的心智都是一种长期的考验,而且遵循着一个共同的规律,使我们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 懵懂的阶段

面对未知的一切,无知和无识,茫然不知所措,只能被动地任由各种问题宰割。这时,人没有知识,也没有学到什么真理,处于完全无知和迷茫的时期。

  • 认知的阶段

人需要学习,也迫切地希望掌握知识,让那些拥有经验和握有真理的人引导自己。人们学习或创建各种数理模型,总结种种似是而非的道理或逻辑(或者导师那里得到),进入了认知阶段。但这些真理、理论体系或者规律,并非真实世界的反映(部分是对的,但有部分是错的),只是我们没有经验,没有阅历,不得不依靠它们让自己变得强大、明智起来。

在认知阶段,人容易笃信一切书本上和大师口中的理论、法则及规律,就像在黑夜中找到了一盏明灯。为了验证它们的正确,我们有时会扭曲现实,只是为了让现实(事实)跟自己学到的理论相符。
  • 实践的阶段

真理必须在实践中验证它的适用性,与我们的需要匹配起来。我们也必须在实践中总结得失,判断一个知识点、一个理论的正误与否。

形成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一个没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走出再远,其实他还在自己人生的起点,他的智慧仍然没什么成长。每一个人都可能被自己的惯性思维困住,成为思维兜售者的猎物。除非你主动打开它,向自己不曾涉猎的地方前行一步,用实践检验不同的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这时你的整个世界才会豁然开朗。
从愚钝到智慧,我们需要的是开悟;从贫困到富裕,我们需要的是选择;从依赖到独立,我们需要的是辨别;从知道到做对,我们需要的是践行。

你的意见为什么要从别人口里说出来

如果你怀疑自己,别人随便一句话就能说服你

怀疑是人的天性,人们既怀疑别人,也怀疑自己。尤其涉及重大问题的判断时,出于对自身判断力的不自信,人们常常轻易地放弃自己的观点:“我的想法很可能是错误的。”这时,人处于最易被说服的状态,别人随便一句话就可能让你改变立场。面对权威和意见领袖时,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对于不确定的问题,人们总是怀疑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正确的思路往往是在“正反对比”中得出来的,而不是在不假思索的盲从中获得的。

自我思考很累,人们总是将思考的权力交给权威

一味地迷信权威,我们就会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行动就会不自觉地被专家的论断束缚。

当一个人能独立思考时,他的心智会变得极为敏锐。可一旦面对权威,很多人总是放弃自己的思考,无条件地追随。
对于权威,我们应该尊重,但绝对不能盲从,因为权威未必是正确的。

习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让人们放弃了很多有价值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惯性思维地主导下,人们愿意相信“显而易见”的东西

只有善于怀疑并独立思考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一个拥有健全心智的人,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也许不能总做出正确地判断,但一定更有预见性。

打破盲从,相信自己的判断

专家和权威,他们之所以高高在上,是公众将其捧上去的。但就现实而言,他们的观点绝对不能作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只是反映了某一种可能性而已。你可以作为参考,却绝不能视若神明。

盲从是人们的惯性,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只有打破这种惯性思维,才能在尊重权威的同时,保有自己的思想。就“权威”二字而言,它是我们心智防线面前的一座大山,必须鼓起勇气翻越过去,才能看到山外的风景。
  • 你要知道权威也会犯错,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不能因为大多数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判断,拒绝随波逐流,才能越走越远。

  • 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哪怕这个思考是错的。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敢于怀疑的心,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是决策的主人。

你在谈品位,其实是在缴智商税

商业品牌的洗脑操作

人的恐慌心理成了商业品牌的洗脑工具
  • 人在恐慌时,容易做出非理性决定。

人在感觉到威胁和恐惧的时候,逻辑思考能力将会降低,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 恐惧会激发人们的不安全感,刺激消费欲望。

利用了人们对于某一种事物的恐惧心理,来制造他们的不安全感。你最恐惧的问题是什么?他给你指出来,并夸大这一问题的后果,增加你的焦虑,制造强烈的不安全感:“我该如何解决?”他会告诉你解决方法。

所谓的“消费欲望”,其实只是我们为了掩饰某些不良情绪而自我创造的消费需求。
你以为自己被重视,其实就是个人群分类

无数的(潜在)消费者共同构成了市场。企业通过专业的市场细分,确立了新生婴儿(含怀孕期)、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分支领域。在这张市场构图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现代企业可以对所有类型的人进行精确定位。

你觉得自己受到了商家的重视,实质上是被市场细分然后针对性营销的必然结果。
你以为问题解决了,其实是被恐惧营销

恐惧营销就是企业通过产生(利用)恐惧来驱使消费者去购买(选择)可以预防(保护)安全的产品的行为。

以为找到了依赖,其实是在消费成瘾

借助把购物和消费融入停不下的游戏等方式,让我们脑中的“多巴胺”长时间得到满足,并逐步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最终表现出一种“消费成瘾”的状态。

以为自己使用产品会增加魅力,其实是掉进了需求的陷阱

人都追求魅力,人们对异性和同性都有吸引力的需求。自身的魅力越大,吸引力就越来越强。魅力,这个词的背后有无限的市场

商家在推广一些服装或其他装饰品时,着重强调这款产品对于人的魅力的增值,使得消费者认为自己拥有它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实际上则是掉进了需求的陷阱。

面子,真重要吗?

人都是死于要面子

成功是不看谁做事最有面子的,只看你为了成功能多么不要面子。这是聪明人都知道的道理:面子不能当饭吃,反而是累赘。

面子是个魔鬼

放不下面子,事事都要强调自尊心,狂妄自大,一点都不讨人喜欢;而有些人虽然智力平平,知识储备量有限,但从不避讳自己未知的事实。面对未知的事情,他们能做到不耻下问是不懂装懂,这样的人给人以坦诚的感觉,反而令人尊重。

过于爱惜面子的人,原因在于把自己看得太重,过于在乎名声和荣誉
这个世界不会看任何人的面子,唯有成功,才会有面子。面子是成功之后才需要的东西,在成功之前,我们要努力做事去赢得面子;而成功之后,才可以用面子去做事。